第三代膳食纤维:成分需精准、配比要科学
近年来,尤其在新冠疫情之后,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追求的不断提高,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肥胖、免疫力低下等问题也被愈发重视。健康饮食已经成为更多人所崇尚的生活方式,其中,膳食纤维食品对于人体健康的调节作用也被更多人所了解。
不少专业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具有改善便秘,促进肠道健康,帮助减肥,平稳血糖等功能,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也曾在2019年发表研究,认为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有助于健康长寿。
但是,国人仍面临着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的局面。
2023年7月,WHO(世界卫生组织)在最新发布的膳食指南中强烈建议,成年人每天至少摄入25克膳食纤维。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白皮书》的调查数据,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日均摄入量只有8-11克,且呈下降趋势,能达到最低摄入量要求的人群不足5%。
从市面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就可以看出,中国居民对于膳食纤维产品存在着大量需求。但是,膳食纤维产品我们真的吃对了吗?目前的膳食纤维产品可以满足国民的需求吗?
目前,市面上主要流行两类膳食纤维产品。但都存在成分单一,膳食纤维含量不足等问题。
第一类多以大麦若叶青汁和羽衣甘蓝粉等植物为主要原料,采用机械法或化学法加工制成,这类产品有效成分较低,口感不佳,食用可能导致咽喉的不适感和腹痛、腹泻、皮肤瘙痒等过敏情况;第二类膳食纤维产品采用化学法、酶法或生物法改性制备,例如低聚果糖、抗性糊精和菊粉等,这些产品更关注增加膳食纤维的溶解性和功能性质,它们的营养组成更全面,没有致泻成分,不易过敏,口感更好,但依然存在易腹胀、通便效果不明显、功效单一等局限性。
随着膳食纤维产品的层出不穷,不少科普博主也对“补充膳食纤维是不是在交智商税”的问题拿出来讨论。其实,任何一款膳食纤维产品抛开成分和用量去说效果都属于空谈。膳食纤维产品成分的用量和科学配比是影响其功效的两大因素。
根据膳食指南的建议,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摄入25克膳食纤维,除了日常饮食之外,普通成年人还需要至少15克膳食纤维的补充。这意味着,一款成熟的膳食纤维产品,其有效成分含量能够达到国人膳食纤维需求总量的60%。然而市面上流行的大多数产品,其膳食纤维含量仅能满足国人每日所需的12%至24%,无法达到有效补充的标准。
此外,有研究表明,虽然人体不能直接吸收膳食纤维,但膳食纤维可以成为肠道菌群的“土壤”。2020年,美国临床营养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曾发表相关文章,有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明,虽然人类消化系统不能直接利用食物中的膳食纤维,但可以被肠道菌群所利用,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对人体起到健康保护作用。
可见,一款营养丰富的膳食纤维产品,除了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等成份以外,还可以按照科学配比,适量增加益生菌、益生元以及镁元素等有效成分,使膳食纤维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目前,市场所需要的第三代膳食纤维,应该可以达到一次性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实现精准补充、温和促排的效果,进而从源头改善国民的肠道健康状况,提升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