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领域专家呼吁规范落地,中汽中心推动验证高级别自动驾驶测评规程

2022-04-14 15:45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3549

相关专业统计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711款新车上市,其中328款具备智能驾驶功能,占比超过45%。随着智能化产品种类的日益繁多,满足用户更高层需要的自动驾驶测评中国方案也呼之欲出。4月8日,由中汽中心主办的2022汽车测评国际峰会暨C-NCAP年会在津举行,会上,多名业内专家分别从政府、行业、企业和消费者的视角,探讨了“自动驾驶测评的中国方案”。

当前,国内外绝大多数量产车型的自动驾驶功能水平都聚焦在L2级,以辅助驾驶、领航辅助驾驶功能为主,但驾驶员依然是驾驶主体,承担主要责任。近期,少量搭载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型在欧洲和日本通过了认证许可。在利好政策的积极引导下,中国的自动驾驶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态势。会上,多名嘉宾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状况,并提出前瞻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院士在会上发表演讲表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要真正在智能网联汽车搭载应用,形成一个大的智慧出行系统,还有一系列的技术难题需要突破。”他指出,自动驾驶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高级阶段,在未来自动驾驶实现的过程中,安全是一大核心问题。构建一套集“实时动态数据、基础服务内容、协同计算环境”三位于一体的“云支持自动驾驶系统”,即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中国方案下的智能网联汽车,需要具有“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特征”,并满足“符合中国基础设施标准、符合中国联网运营标准、符合中国新体系架构汽车产品标准”的三大条件。不难看出,相关技术的推动过程中,如何通过中国场景测试评价等方式发现隐患问题,突破自动驾驶汽车在系统安全性方面的不足,将是智能网联中国方案发展的关键一环。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袁建华,介绍了当前我国现有的关于自动驾驶及智能汽车行业相关政策、法规。他强调,我国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尤其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视。其中,国家通过标准规范等技术法规,为消费使用、安全管理等打造最为基础的保障。行业测评标准则以更多维度验证产品性能,促进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和品质,并为未来相关国家标准、制度法规的制定与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表示,自动驾驶定级标准应当“适度”。在标准的评价过程中,应当在追求“零死亡”的基础上,对于能够做到比一名熟练、谨慎的驾驶员更安全,但有小概率残余事故风险的车辆给予认可和认证。如果相关准入标准过于追求100%“0事故”,可能将影响智能汽车的乘车体验以及交通路况,限制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蔚来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测试总监王庆锋提出,“高等级自动驾驶评测应该从安全、舒适、易用性三个维度去考量,以组合场景的统计性测试为主,更聚焦等效里程内的性能数据表现,重视更面向用户使用习惯的“端到端”全场景测试,在关注安全的基础上聚焦用户的驾乘感受。”

“当前L3级自动驾驶产品即将进入市场的关键时点,为了便于消费者清晰了解自动驾驶与辅助驾驶在能力范围和使用边界上的区别,引导消费者正确、理性、安全地选车用车,推出并实施自动驾驶车辆测评规程势在必行”,中汽中心智能网联测评首席专家秦孔建在介绍面向用户的自动驾驶测评体系时说道。而构建面向用户实际用车需求的测评体系,主要是把握“指标契合消费者的选车需求”、“场景符合中国消费者用车实际”、“方法客观专业值得用户信赖”、“限值贴合行业现状又适度超前”几方面关键原则。

中汽中心通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基于C-NCAP主动安全、CCRT辅助驾驶的测评经验,以及自身领先完善的自动驾驶测评能力,在行业内各企业及专家的支持下,研究制定了自动驾驶测评规程草案,目前正在规程研究行业工作组大力支持下紧锣密鼓开展验证工作,力争早日完善并发布实施,为自动驾驶的健康发展和消费指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李编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华健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